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中明確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,是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調整和振興的重要方向,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方向。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使用多種性能各異的材料,關鍵的有:
1、鋼鐵材料
鋼鐵材料是海洋工程用的最主要材料,并且過細化為:海洋平臺、海底油氣管線、艦船制造、海洋風力發電用鋼鐵材料等,如海洋平臺樁腿齒條鋼使用的Q690、海底油氣管線使用的X65/70鋼、艦船制造使用的+EQ56/70鋼、LNG船使用的殷瓦鋼等。
現階段,歐美、韓國、新加坡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強國已經掌握鋼鐵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,也是世界范圍內相關技術的引領者。國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中的普通鋼結構件工藝較為成熟,但重要結構件的特殊鋼材的工藝整體水平還有待提升。
2、鋁合金材料
鋁合金材料因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及耐腐蝕性優良等特點。最初是普通船舶用材,現在是軍事船舶的翹板、甲板室、飛機發射架、升降舵等結構用材和能源運輸設備用材。
美國、日本、英國和前蘇聯早已把鋁合金作為船舶結構的主要材料之一。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制和建造鋁合金高速船,但是,至今除氣墊船可以小批量生產外,其它各類鋁合金船均處于研制或首制階段。
3、鈦合金材料
鈦及鈦合金質量輕、強度高、耐腐蝕性良好,特別對海水和海洋大氣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,是優異的輕型結構材料,特別適用于做輕型海工裝備,被稱為“海洋金屬”。
俄羅斯、美國等軍事發達國家在航母、核潛艇、常規潛艇、水面艦艇等海軍裝備中大量使用了鈦合金,尤其是俄羅斯在艦船及潛艇用鈦合金方面最先進,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全鈦殼體核潛艇。
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效仿蘇聯,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,適合我國國情的船用鈦合金系列,能滿足水面艦艇、水下潛艇和深潛器用的不同強度級別及不同部位的要求。
總的來說,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系列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技術,在高、中端產品建造方面也具備一定技術積累,海洋平臺及船舶鋼焊接技術較為成熟。
來源:冶金信息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