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
全世界數以萬計的大學,哪一所培養出最多諾貝爾得獎者?此前,國外媒體對此進行了統計,選出了TOP50,其中26所在美國,冠軍是哈佛,其次是哥大。英國、德國各8所。
第1位:哈佛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51人
哈佛大學創立于1636年,是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,至今,哈佛大學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頂尖學術地位、聲譽、財富和影響力的高等教育機構,并獲譽為是美國政府的思想庫。
第2位:哥倫比亞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01人
哥倫比亞大學創立于1754年,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,常春藤盟校之一,也是美國第五古老的大學,該校培養了多位世界著名人士。
第3位:劍橋大學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90人
劍橋大學創立于1209年,被譽為英國以及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,亦是英語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學。尤其在數學、科學領域最具盛名。
第4位:芝加哥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89人
芝加哥大學創立于1890年,是一所位于私立、男女同校、無宗教派別的研究型大學,也是美國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,該校著名的學科領域主要有經濟學、社會學、方向、文學、物理學等。
第5位:麻省理工程學院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83人
麻省理工程學院創建于1861年,是美國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學,其物理科學及工程學在世界上享有極佳的聲譽,管理學、經濟學、哲學、政治學、語言學也同樣優秀。
第6位: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69人
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于1868年由加利福尼亞學院以及農業、礦業和機械學院合并而成,是美國最負盛名且是最頂尖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,其化學學科最具盛名。
第7位:牛津大學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58人
牛津大學創建于1167年,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。牛津大學享有世界聲譽,它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,有著世界性的影響,牛津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。因各種因素而獲評為是世上一流及最著名的學府之一。
第8位:斯坦福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58人
斯坦福大學創立于1891年,是一所私立大學,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位,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位,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學之一。
第9位:耶魯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52人
耶魯大學創立于1701年,是一所世界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,也是全美歷史第三悠久的高等學府,其世界聲譽排名位列第10位。
第10位:巴黎大學(法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50人
巴黎大學創立于12世紀,是歐洲地區最古老的大學之一。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大學,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-1160年。
第11位:哥廷根大學 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43人
哥廷根大學創立于1734年,是德國國內頂尖大學之一,大學所在地哥廷根也作為大學都市文明全球。哥廷根大學有著良好的國際聲譽,在201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世界排名中,名列德國第2,全球第70位。
第12位:康奈爾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43人
康奈爾大學創立于1865年,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,在世界范圍內享有極高的學術聲譽,著名學科領域主要有工程學、建筑、經濟、人類生態學、酒店經營等。
第13位:海德堡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41人
海德堡大學創立于1386年,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,它的原校名叫魯普萊希特-卡爾大學,這是為了紀念兩位辦學名人。該校是一所重視研究,在歐洲名列前茅的大學。
第14位:柏林洪堡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40人
柏林洪堡大學創立于1810年,是德國國內最頂級的大學之一,該校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,對于歐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。
第15位:普林斯頓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37人
普林斯頓大學創立于1746年。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,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,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名中位列美國國內第1位。
第16位:約翰-霍普金斯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36人
約翰-霍普金斯大學創立于1876年,是一所歷史悠久、科研教學水平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私立大學。該校在醫療領域十分著名,其他優秀的學科領域還有科學、工程學等。
第17位:慕尼黑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35人
慕尼黑大學創立于1472年,全稱為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,是德國歷史最悠久,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大學之一。
第18位:紐約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35人
紐約大學創立于1831年,是美國國內最大的私立大學之一。著名的學科領域有社會科學、美術以及經濟。
第19位:加州理工程學院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33人
加州理工程學院創立于1891年,是一所專精于工程學、數學、計算機服務、地球科學、生物學、化學的專業型大學,在2012至2013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位。
第20位:蘇黎世聯邦理工程學院(瑞士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31人
蘇黎世聯邦理工程學院創立于1855年,是一所專精于傳統數學以及科學的專業性大學,在QS世界大學排名、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均獲得歐洲第一。
第21位:賓夕法尼亞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9人
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于1740年,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3位,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名位列美國國內第7位。
第22位:倫敦大學學院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7人
倫敦大學學院創立于1826年。與劍橋、牛津、帝國理工、倫敦政經并稱“G5超級精英”大學,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、師生質量以及經濟實力,著名學科領域有美術、人文科學、醫療以及工程學。
第23位:曼徹斯特大學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5人
曼徹斯特大學是于2004年由曼徹斯特理工大學與歐文斯學院合并而成,英國八大最著名學府之一,世界50強頂尖名校,歷年最高世界排名為全球第26名。
第24位: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-香檳分校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4人
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-香檳分校創立于1867年,是全美最優秀的工科大學之一,工科在“大十盟?!敝信c密歇根大學并列第一,著名的學科領域主要有會計、經濟、工程學、圖書館信息科學、化學、物理學等。
第25位:洛克菲勒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4人
洛克菲勒大學創立于1901年,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生物醫學教育研究中,生物學以及醫療領域享譽全球。
第26位:明尼蘇達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3人
明尼蘇達大學創立于1851年,是美國最具綜合性的高等學府之一,位居最富盛名的大學之列,有名的學科領域主要有藥理學、心理學、經濟學以及化學工程學。
第27位: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2人
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創立于1853年,以美國國父喬治-華盛頓命名。美國國內大學排名第14位,世界排名排名第30位,該校在社會學、經濟、建筑以及醫療領域聞名全球。
第28位:卡內基梅隆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1人
卡內基梅隆大學創立于1900年,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頂級研究型大學,該校擁有全美頂級計算機學院和戲劇學院,該校的藝術學院、商學院、工程學院以及公共管理學院也都在全美名列前茅。
第29位:蘇黎世大學(瑞士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1人
蘇黎世大學創立于1833年,是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。該校在分子生物學、神經科學、人類學等領域享有世界聲譽。
第30位: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0人
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創立于1960年,在美國國內的公立大學當中排名前十位,屬于加州大學系統之一。
第31位:密歇根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0人
密歇根大學創立于1817年。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8位,該校在理解領域基礎研究、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享譽海內外。
第32位:慕尼黑工業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20人
慕尼黑工業大學創立于1868年,是歐洲頂尖大學之一。2013年世界大學排名第50位。
第33位:弗萊堡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9人
弗萊堡大學創立于1457年,全稱為阿爾伯特-路德維希-弗萊堡大學,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第二所大學,也是德國最為古老的大學之一,該校的人文科學、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在全球享有盛名。
第34位: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9人
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創立于1848年,是一所歷史悠久,享有盛名的美國研究型公立高等學府,在生命科學、數學與自然科學、醫學、政治學及經濟學等領域享有盛名。
第35位:愛丁堡大學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8人
愛丁堡大學創立于1583年,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7位,其美術以及人文科學領域聞名世界。
第36位: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7人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創立于1895年,為倫敦大學聯盟成員,其社會科學領域享譽全球。
第37位:英國倫敦帝國學院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6人
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創立于1907年,是一個專精于科學技術的大學,也是聯邦大學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。
第38位:凱斯西儲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6人
凱斯西儲大學創立于1826年,是凱斯理工程學院及西儲大學兩校合并而成,是美國頂級的私立研究大學、一級國家級大學。
第39位:萊頓大學(荷蘭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6人
萊頓大學創立于1575年,是荷蘭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大學,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荷蘭國內第1位。
第40位:維也納大學(奧地利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5人
維也納大學創立于1365年,是奧地利歷史最悠久的大學,也是德語區國家最古老的大學之一。
第41位:烏普薩拉大學(瑞典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5人
烏普薩拉大學作為1477年創立的中世紀大學,是瑞典最具悠久歷史的大學,也是世界百強大學之一。
第42位: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5人
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創立于1919年,QS世界大學排名第40位,是美國最頂尖的綜合大學之一。
第43位:法蘭克福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4人
法蘭克福大學創立于1914年,是德國最大的大學之一,該大學以自由主義著稱,也是德國國內首個雇用猶太人擔任教授的大學。
第44位:朱利葉斯-馬克西米利安維爾茨堡大學(德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4人
朱利葉斯-馬克西米利安維爾茨堡大學創立于1402年,是巴伐利亞州歷史最悠久的大學,為歐洲科英布拉集團精英大學聯盟成員之一。
第45位:巴黎高等師范學院(法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4人
巴黎高等師范學院作為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于1794年,分設有自然科學機構以及人文科學機構,該學院通過高水平的學術與文化訓練,培養有志從事基礎或應用科學研究的學生從事大學和中學教學,為法國家行政部門和企業服務。
第46位:哥本哈根大學(丹麥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3人
哥本哈根大學作為1479年創立的中世紀大學,是丹麥規模最大、最有名望的綜合性大學,也是北歐最古老的大學之一。2013年世界大學排名位列歐洲地區第9位。
第47位:紐約市立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3人
紐約市立大學的創立始于1847年,最初名為自由學院,1866年更名為紐約城市學院,之后于1961年與其他大學合并為紐約市立大學。該大學是美國最大的公立大學系統之一。
第48位:倫敦大學國王學院(英國)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2人
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創立于1829年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是倫敦大學的兩大創校學院之一,是世界20強大學之一,并且也是英國第四古老的學校。此外,倫敦國王學院還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,享有世界性的學術聲譽。
第49位:杜克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2人
杜克大學創立于1838年,在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3位,并在同年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7位。
第50位:西雅圖華盛頓大學
諾貝爾獎獲獎人數:12人
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創立于1861年,在醫療和經濟領域十分有名。美國大學綜合排名列第14位,全球排名第31位,屬世界一流大學。
2014 年 4月 4 日星期五哈新社阿斯塔納消息,據俄羅斯vestifinance.ru.網站報道,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要想知道哪一個民族最聰敏、最具有創造力還得看該民族中有多少人獲得了諾貝爾獎。
諾貝爾獎得主國家排名,目前全世界共有876人獲諾貝爾獎。以下是前十名國家:
美國356人
超過三分之一諾貝爾獎得主出生于美國。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是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歐盟無可比擬的。
英國121人
自從設立諾貝爾獎起英國科學家幾乎每年榜上有名。
德國104人
德國科學家幾乎在所有領域獲得過諾貝爾獎,如,馬克斯?普朗克1918年推導出黑體輻射的普朗克公式,這個成就揭開了量子力學的序幕,海森堡因為"創立量子力學以及由此導致的氫的同素異形體的發現"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法國59人
法國在藝術、哲學、文學領域獲獎者最多。
瑞典29人
瑞典是阿爾弗雷德?諾貝爾的出生地,瑞典皇家科學院總部就設在該國,因此瑞典排名第5也就不足為奇。
瑞士25人
人均獲獎比例超過加拿高出5倍,是俄羅斯的15倍。阿爾伯特?愛因斯坦雖出生在德國但大部分重大發明是在瑞士創造的。
俄羅斯23人
俄羅斯人以本國在文學和藝術領域內的成就而自豪,俄羅斯人還在量子電子學、電子激光及半導體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就。
加拿大22人
人們應該感謝弗雷德里克?班廷,因為他發明人造胰島素。大多數加拿大科學家是通過對化學的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獎。
奧地利21人
奧地利雖排名第九,但人均獲獎比例在10國中名列第七。
意大利19人
米開朗基羅、伽利略、馬基雅維利是偉大的科學家,但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還沒設諾貝爾獎,因此,他們沒有機會獲獎。但意大利人在某些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
諾貝爾獎得主大部分是猶太人:
猶太人又獲諾貝爾獎了!10月9日,法國猶太裔作家帕特里克·莫迪亞諾奪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。頒獎詞為:他用記憶的藝術,召喚最不可把握的人類命運,揭露了占領時期的生命世界。
許多媒體不禁再次將目光轉向這個以智慧聞名世界的民族,他們發現猶太人幾乎年年拿諾貝爾獎。據了解,諾貝爾獎至今已頒給800多人,其中近25%是猶太人。
猶太人諾貝爾網站統計,從1901年開始至少有193位猶太裔(包括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血統)獲獎,約占全部23%。經濟獎中,猶太裔占全部近四成(39%),其次醫學占27%、物理26%、化學22%。而文學有12%、和平獎也有9%。
據資料顯示,數學界的最高獎項-沃爾夫獎中34%的獲獎人是猶太人。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是美國的最高科學成就獎,38%的獲獎人是猶太人。藝術和科學的終身成就大獎——日本的京都獎,猶太人也占據了25%,這個獎是為獎勵在科學、文化和人文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士設立的。
諾貝爾獎得主國家排名:中國不忍直視
2015-08-06
今天,英國教育研究機構“泰晤士高等教育”(Times Higher Education,THE)發表了對過去15年(2000年-2014年)科學和經濟領域諾貝爾獎得主的統計結果(注意:此次統計不含文學獎和和平獎)。
在獲獎者出生國(或祖籍)得分方面,美國以71人的數量、29.8分排名第一,英國(12人)、日本(13人)位列二三。
雖然日本人數多,但由于評分機制是單獨獲獎計1分,2人共同獲獎各計0.5分,4人獲獎各計0.25分,因此共同獲獎者較多的日本得分為4.3分,低于英國的6分。美國則憑借經濟學獎的優勢傲視。
同時,THE也給出了獲獎時所屬大學的得分排名,美國斯坦福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排名前三。前十名中有八所為美國的大學。其余兩所來自以色列和德國,而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大學無一上榜。
國家排名中,中國和意大利排在最后(第十名),統計時段內共計有兩人。這里應該指的是2009年獲得物理學獎的“光纖之父”高琨(祖籍上海),和2008年摘得化學獎的錢學森堂侄錢永?。ㄗ婕贾荩?。
THE編委Phil Baty說,盡管亞洲大學在世界的排名逐漸上升,論文數量也不少,但就諾貝爾這個維度來說,仍然常常缺席 。
版權聲明
除特別注明外均來源網絡。我們注重分享,版權歸原作者。如有異議請告知,我們會及時刪除。